产品中心
联系信息/contact us
中国土壤修复国家专项资金;中国土壤修复项目数量和金额;中国各省市土壤修复项目金额 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土壤修复产业链的上游(修复用剂、设备供应商等)主要为设备、修复药剂等提供支持和服务;中游业务主要可大致分为咨询类(污染状况调查评估与风险评估、方案设计等)和工程类(土壤与地下水风险管控/修复工程),以及后期评估、维护等工作;下游主要是具有土壤修复需求的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工矿/房地产企业、污染场地所有者、环保单位等。 目前国内从事土壤修复的企业慢慢的变多,由于预期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巨大,各行各业都开始往这方面发展。从产业链角度看,上游专注土壤设备研发的企业有新地标、科盛科技等;检测设备制造厂商有实朴检测、富邦股份等。在中游环节,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既有综合性企业,如建工修复、森特股份等企业产业链布局完善;也有专注于修复咨询、技术支撑、调查评估、修复工程、第三方检测等具体领域的企业,如中节能大地、京蓝科技、高能环境等。后期土壤修复工程监测和验收工作主要由各地方环保局开展。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但由于没有及时重视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和治理,相应环境监管与保护的方法缺失,导致各地普遍出现土壤污染问题,尤以率先发展工业实现经济腾飞的发达地区较为突出。加之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和累积性等特点,我国政府和公众直到本世纪初才开始关注土壤污染问题。 相较国外,国内土壤及地下水修复行业相对国外而言起步较晚,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孕育期、成长期、稳定期,我国土壤及地下水修复行业目前处于成长期。 政策的持续加码和需求的稳定增长吸引了众多企业布局环境产业,土壤修复行业公司数较多。2021年6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和个人执业情况信用记录管理办法(试行)》,并开始启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和个人执业情况信用记录系统”。截至2023年2月15日,全国土壤信息平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和个人执业情况信用记录系统共收录超过1万家从业单位信息。 从我国环保预算来看,2016年中央财政新增了土壤污染防治专项预算项目,2015年前该项目称作“重金属污染防治”。2016年该项目预算数为90.89亿元,较2015年增长了145.6%,如加上以前年度结转资金6亿元,预算数为96.89亿元,接近翻三倍。2017年,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数为112亿元,比2016年执行数90.89亿元增加21.11亿元,增长了23.2%。2017年该专项资金执行率达100%。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数为112亿元,比2016年执行数90.89亿元增加21.11亿元,增长了23.2%。近两年,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有所减少,2021年资金预算为44亿元,较2020年增长10%。2022年资金预算与2021年持平,为44亿元。2022年10月,财政部提前下达2023年土壤污染防治资金预算,总计30.8亿元,其中重点任务金额15.4亿元。 2023年我国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在湖南、广西、云南等地,其中财政部对于湖南的土壤污染防治资金预算更是遥遥领先,共计6.9亿元,占总资金预算的比重达到22.39%。湖南省地貌类型多样,有色金属的品种和储量都非常可观,受历年来不完善的开采和管理技术的影响,导致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因而财政部着重加大对湖南省土壤污染的防治。其次是广西和云南,土壤污染防治资金预算分别为2.42亿元、2.2亿元,占比为7.85%、7.12%。 从全国土壤污染情况去看,生态环境部和国土资源部2014年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超标率16.1%,耕地点位超标率19.4%,土壤镉超标率7.0%,重污染企业及周边土壤超标点位36.3%,固态废料集中处理处置场地土壤超标点位21.3%。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准备工作和试点目前已经展开,全部工作及数据披露将在2025年下半年完成。 从土壤修复项目数量来看,在政策导向、场地再开发利用需求和环保意识增强影响下,土壤修复工程行业受到持续关注,全国修复工程建设项目数量总体平稳,呈小范围波动,2021年度全国启动的污染修复工程建设项目数量较2020年同比降低24.7%。从投资金额来看,近四年全国修复工程市场总投资规模逐渐稳定在100亿元上下。 E标通(E20环境平台标讯采集系统)监测显示,2023年全国土壤修复工程类项目共计中标277个(含标段),同比增加34个项目。项目成交总额78亿元,同比增长9.86%。 注:2018-2021年为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数据,2022-2023年为E标通(E20环境平台标讯采集系统)监测数据,届时以官方发布为准。 从项目的平均单体价格看,2023年工业污染场地修复项目、农用地污染场地修复项目和矿山污染场地修复项目的平均单体中标价格分别为:4036万元/项目、747万元/项目和1909万元/项目,近3年均价变化不大。 土壤修复产业的主体最重要的包含了环境咨询服务类公司、环境修复类公司、修复设备类公司、修复药剂类公司、环境监测类公司以及环境修复研究院等主要6类企业和事业单位。其中环境修复企业在资金、企业规模、公司数方面成为土壤修复产业引领者。 中国土壤修复项目主要是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承建方,而中国土壤修复公司数较多,中小型企业占比较大,企业未来的发展和技术能力相对落后,在项目竞争上与实力规模较大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相比,缺乏竞争优势。 全国已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和个人执业情况信用记录系统注册的超过1万家从业单位中,分布在山东、广东、江苏级河北等地区土壤修复公司数较多,其中,山东省已在系统注册土壤修复公司数超过700家,广东和江苏均超过600家。 从全国主要地区启动土壤和地下水修复项目总金额来看,2023年,排名第一的是天津79.1亿元,占2023年年度中标额35%,其次是为江苏省中标额约17.1亿元,湖北省中标额约14.9亿元。 我国土壤污染修复市场需求巨大,但根据我们国家“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的土壤污染防治思路,这是从保障农产品安全以及人居环境安全出发,结合实际精准施策。据此判断,即便在摸清土壤底数后,需求是以一种较理性甚至保守的节奏分阶段、分情况、分地区地释放。因此,从中国过去几年土壤修复工程建设项目数量来看,虽然每年数量变动较大,但保持在300-600个左右区间内波动;项目数量的增长大多数来源于咨询类项目数量增加。 未来,预计土壤修复工程建设项目依然保持分情况、分地区开展建设的稳定发展,而咨询类项目,因囊括技术服务、工程监理、效果评估、勘察设计等服务,随着行业向成熟阶段迈进的过程,继续保持快速地增长。中国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将呈现完善法规体系、土壤修复系统性程度提高以及适应环境友好型发展趋势。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公开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伊朗总统与法国总统通电话:马克龙要求伊朗克制,佩泽希齐扬称不会在受侵犯后沉默 2024年济南校园足球·山东泰山职业青训融合发展公益足球夏令营顺利开营! 界面比Windows漂亮!华为终端客服回应鸿蒙PC:具体时间建议关注官方信息 7499元起!华为MateBook GT 14正式对外发布:115W巅峰性能释放、支持显卡魔方 首发Arm最强超大核!天玑9400跑分曝光:单核性能追平苹果A17 Pro 摩托罗拉新机参数曝光:骁龙 7 Gen 1 增强版,预计为 moto S50 消息称天玑 9400 单核性能提升 30%+,跑分基本追平苹果 A17 Pro